首頁 關於我們 即時資訊 中國註冊稅務師 中國註冊會計師 兩岸專業實務講座 講師團隊 租借場地 人才中心 學員園地 討論區
  認證專區
新聞資訊
考試訊息
政策法規(大陸)
政策法規(台灣)
資源下載
公告
 
 
  課程推薦
 
當前類別> 政策法規(大陸)
 
關於保險公司準備金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2]45號
2012/6/8 上午 09:28:0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的有關規定,現就保險公司準備金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保險公司按下列規定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准予據實稅前扣除:
       1.非投資型財產保險業務,不得超過保費收入的0.8%;投資型財產保險業務,有保證收益的,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08%,無保證收益的,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05%。
       2.有保證收益的人壽保險業務,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15%;無保證收益的人壽保險業務,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05%。
       3.短期健康保險業務,不得超過保費收入的0.8%;長期健康保險業務,不得超過保費收入的0.15%。
       4.非投資型意外傷害保險業務,不得超過保費收入的0.8%;投資型意外傷害保險業務,有保證收益的,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08%,無保證收益的,不得超過業務收入的0.05%。
       保險保障基金,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和《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保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令2008年第2號)規定繳納形成的,在規定情形下用於救助保單持有人、保單受讓公司或者處置保險業風險的非政府性行業風險救助基金。
       保費收入,是指投保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向保險公司支付的保險費。
       業務收入,是指投保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為購買相應的保險產品支付給保險公司的全部金額。
       非投資型財產保險業務,是指僅具有保險保障功能而不具有投資理財功能的財產保險業務。
       投資型財產保險業務,是指兼具有保險保障與投資理財功能的財產保險業務。
       有保證收益,是指保險產品在投資收益方面提供固定收益或最低收益保障。
       無保證收益,是指保險產品在投資收益方面不提供收益保證,投保人承擔全部投資風險。
       二、保險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不得在稅前扣除:
       1.財產保險公司的保險保障基金餘額達到公司總資產6%的。
       2.人身保險公司的保險保障基金餘額達到公司總資產1%的。
       三、保險公司按國務院財政部門的相關規定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已發生已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和已發生未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准予在稅前扣除。
       1.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壽險責任準備金、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依據經中國保監會核准任職資格的精算師或出具專項審計報告的仲介機構確定的金額提取。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人為尚未終止的非壽險保險責任提取的準備金。
       壽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人為尚未終止的人壽保險責任提取的準備金。
       長期健康險責任準備金,是指保險人為尚未終止的長期健康保險責任提取的準備金。
       2.已發生已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按最高不超過當期已經提出的保險賠款或者給付金額的100%提取;已發生未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按不超過當年實際賠款支出額的8%提取。
       已發生已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是指保險人為非壽險保險事故已經發生並已向保險人提出索賠、尚未結案的賠案提取的準備金。
       已發生未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是指保險人為非壽險保險事故已經發生、尚未向保險人提出索賠的賠案提取的準備金。
       四、保險公司實際發生的各種保險賠款、給付,應首先沖抵按規定提取的準備金,不足沖抵部分,准予在當年稅前扣除。
       五、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執行。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圓富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返回列表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關于我們 | 版權信息 | 聯系我們 | 客戶服務 |
Copyright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圓富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制作:ray.xu
地址:台北市100中正區衡陽路36號8樓之1(衡陽財經大樓) 電話:(02)23897550(代表號) 傳真:(02)23897557
訪問統計: